
颈动脉狭窄与脑梗只差一步之遥!
近年来,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,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日渐趋升,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,其发病率高达35-50%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脑梗塞患者的病例中,有20%-30%与颈动脉狭窄有关。今天带领大家正确认识颈动脉狭窄,科学预防“脑卒中”!
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。2019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,在脑卒中患者中,其中约三成的脑梗由颈动脉狭窄引起。
颈动脉狭窄是颈部大动脉血管壁变窄的一种疾病。颈动脉在入颅前由一支分为两支: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。这两支血管分别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大脑、头部和面颈部。

在颈动脉分为两支的部位,就如同河流由一条分为两条时一样,河水中的沙粒在此部位沉积容易形成沙洲,同理,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碎片在此部位容易沉积形成斑块。血液中的斑块聚集后就可导致血管变窄,临床上称之为“动脉硬化性狭窄”。若狭窄部位的斑块不稳定,发生脱落就会导致脑梗;时间一长,血管越来越窄,甚至完全阻碍血流通过,就可导致动脉完全闭塞,那么远端的颅内就没有血供了,从而导致更广泛的脑梗。
总的来说,颈动脉狭窄引起脑缺血的主要机制有3个:
一是颈动脉狭窄导致脑组织低灌注;
二是斑块产生的微栓子或斑块表面血栓脱落引起脑血管栓塞;
三是斑块破裂导致的急性血管狭窄或闭塞。

应对颈动脉狭窄、预防卒中,应该做到以下几点:
1、保持合理饮食、均衡营养、适度锻炼、愉悦心情等。不仅中老年人应做到,年轻人也应该积极防控;
2、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(狭窄小于50%),应到正规医院接受药物治疗,防止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,防止颈动脉斑块脱落造成卒中;
3、有症状性的中重度颈动脉狭窄和无症状性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,应听专业医生的建议。

友情提示:
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,超过90%的病因都是动脉粥样硬化。我们建议大家平时注意预防及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,如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以及戒烟、戒酒、健康饮食、减肥和规律运动等。
文中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在此对图片和内容的作者表示感谢,如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,请联系我们:eime@njeime.com。